三月如歌,萬物齊吟,南風暖窗,櫻樹花開。沐浴著和煦春風的我耳邊又回響起了那首老歌“學習雷鋒,好榜樣,忠于革命,終于黨……”。雷鋒同志曾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過這樣的一段話:“如果你是一滴水,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?如果你是一線陽光,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?如果你是一顆糧食,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?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,你是否永遠堅守著你生活的崗位?”在這段發人深思的問句中,你是否悟出了一種道理?其實,“雷鋒精神”就是從小事做起,說實話,做實事,踏踏實實,真心待人,并且持之以恒。
說起雷鋒精神,我又想起了一個平凡的人,我的姥姥,她今年89歲了,穿著樸實無華,年輕時烏黑的頭發已有如嚴冬初雪落地,那飽滿風霜的臉上,總是掛著慈祥的笑容。她有一個生活習慣,這是她搬進了樓房后就一直保有的習慣——清掃樓梯。樓梯一共是7層,把自家門前的樓梯打掃干凈后,再把其他樓層順便打掃了。開始也沒人太留意她這種習慣:但是隨著姥姥逐漸上了歲數,整個樓的鄰居看見姥姥打掃樓梯有時會接過來幫她打掃,家里人也擔心她的身體,讓她注意安全,希望她改了這種“習慣”,姥姥總是笑而不言,依舊如故。我也曾問過姥姥,“您這么做是為什么呢?”姥姥這樣跟我說道:“只要我能做,對大家好,我就愿意做,一直做。”這句話讓我有種“撥開云霧見天日,守得云開見月明”的感覺,這是一種人生觀的體現,這樣的人生活一定是充實、幸福的。我不知道姥姥的這種“習慣”,是不是雷鋒精神,但是我深信,她的人生觀是一樣的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”。
盡管在我們的身邊,雷鋒精神被一部分人淡忘,但是無論時空如何變化,那些決定人類向前發展的基本要素沒有變,那些人類任何時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沒有變。然而,在世界的更多地方,雷鋒精神被各種平平凡凡的人所敬仰、傳承,雷鋒精神以超越時空的力量成為人類最寶貴的精神財富。
無論我們從事什么工作,都不能缺少雷鋒精神。再平凡的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貢獻,只要人生觀是正確的,你的工作就會有不盡的原動力。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們的能力大小,而是一個人的道德品質。任何時候,雷鋒身上助人為樂、愛崗敬業、積極進取、勤儉節約的品質都是我們不斷學習的要素。雷鋒精神是不受時空限定的,無論現代科技怎樣發達,無論人們的生存方式怎樣改變,雷鋒對世界和他人真誠的愛心永遠是人間渴求的溫暖,像陽光一樣成為人類永恒的需要。
在工作上,我們需要雷鋒精神,我們應該像雷鋒那樣愛崗敬業、刻苦鉆研、勤儉節約,把工作當成自己的職責,做一個有利于集體,有利于學校的人。只有這樣,學校才能得到發展,我們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發揮。
在生活中,我們需要雷鋒精神,只有我們自己發揚助人為樂的精神,與人為善,我們才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和尊敬,才能在互動的真誠中感到真正的快樂。一個時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難體會到生活中的快樂的,真正的快樂只有一種,那就是為他人而付出,這樣做你將獲得生命最高的榮譽。
“一花獨放不是春,百花齊放春滿園。” 雷鋒精神應該是我們每個中國人應該有的精神,無論從事哪個行業,哪種工作。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有能力超越自己、超越他人。我們的國家才能進步,我們的生活才能更美好!(二商校 魏帥)